0%

2019 我更新了哪些电子设备?

machine-header

2019 已经结束两个多月了,这篇博客也是一拖再拖,本打算在过完寒假回学校之后更新,但是受疫情的影响,不知道何时才能返校,还有一些设备没有带回来,从 1 月 19 号创建这篇博客的草稿以来就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了草稿箱(放心,我不会它胎死腹中的!)

这是一篇迟到的设备更换清单(也算是好物安利,误 🙄
这一年更换了不少设备,正在逐渐将 所有常用电子设备 替换为带有 typec 接口的设备
文中图片较多,流量请谨慎点入

2019 我更新了哪些电子设备?

2018 Macbook Pro

这是我在 19 年 1 月购入的 MacBook Pro 顶配,在我爸妈的赞助之下买的

macbook-pro
  • 「性能和体验」 ,这台电脑让我用上了 Mac,摆脱了 Win 卑劣的命令行体验和 使用 Linux 桌面系统时不够丰富的软件生态环境,macOS 确实是适合写代码的系统,同时我也写了一篇博客来总结我自己的 mac使用技巧。尽管 拿着梦幻单热管压 i9 处理器 令很多人诟病,在冰箱里面才可以一直满载运行不降频,但是个人看来在性能方面已经完全满足写代码的需求了。
  • 「外观和续航」,我个人其实对外观没有很大的要求,不过 MacBook Pro 的便携性和颜值还是非常赞的,在现在市面上的便携式笔记本也绝对是顶级的水准。续航我个人评价还可以吧,因为现在的 Windows 顶级梯队的设备也达到跟 MacBook Pro 差不多甚至高其少许的地步,但是在满载运行的情况下一般也只有 2-3 小时左右的续航。
  • 「不足之处」,天下不满 蝶式键盘 已久,从 2016 年苹果在 MacBook 系列上使用开始,各大论坛都是各种吐槽的帖子。当我刚拿到这台笔记本的一段时间里面,感觉 蝶式键盘 适应了也没有网上说得那么难用,但是不到小半年的时间,果不其然,我的 command 键就经常出现失灵的情况,后来一般都使用的外接键盘的解决方案。苹果也知道自己家的键盘有问题,在 18 款和 19 款的 MacBook Pro 刚上架之后直接就推出了 免费更换键盘服务
apple-keyboard-service
  • 「补充」,苹果在 2019 年底推出了全新的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,使用了剪刀脚键盘、改善了散热并且常规升级了处理器等,是一款 令人心水 并且在业界广受好评的产品,不过现在的这台先用几年再说吧!

2018 iPad Pro

这台 11 寸 256G WIFI 版iPad Pro 是我在 19 年 11 月底 购入,这一款 iPad 的发布时间是在 2018 年 10 月底,尽管已经发布了一年,但以 A12X 这款强大处理器的性能来看,在未来几年的时间中肯定不会有性能欠缺的问题。
这台 iPad Pro 替换掉了我的上一台 iPad2018。下面是三个设备的尺寸对比(当时随手拍的,歪歪斜斜 😓),从下到上分别为15 寸 MacBook Pro11 寸 iPad ProiPad2018,可以看到 11 寸 iPad Pro 仅仅比 9.7 寸 iPad2018 大一点点,由于边框变小并且没有 TouchID,所以可视面积大了许多

ipad-compare

11 寸 iPad Pro 有几个让人非常舒适的地方:

  • 「极其先进的 typec 接口」,终于不是 lighting 接口(同时也抛弃了 lighting 的线材),同时这意味着可以直连移动硬盘
  • 「全贴合屏幕 & 120Hz 刷新率」,屏幕观感和体验跟以前的非全贴合屏的 iPad2018 简直天差地别,不由得想说一句真香
  • 「二代 Apple Pencil」,可能也跟卖家送的磨砂膜有关,二代 pencil 的磨砂细腻的质感比一代的光滑强很多,吸附充电同时给了笔收纳的位置
  • 「应急时好用随航(sidecar)功能」,在家或者寝室没有外接显示器条件时,使用 iPad 作为扩展屏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,我的上一台 iPad2018 也可使用随航功能,但是由于屏幕素质和可视面积的区别,这台 11 寸 iPad Pro有着更为优秀的体验,图中的猫好像真的从屏幕中探出头来
ipad-sidecar

SamSung SSD T5

这是一款被各个圈子都好评的固态硬盘,官方宣称可以速度可以达到 550MB/s,在我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完全达到对应的标准。该移动固态硬盘仅为 2.5 英寸的大小,我买的 500G 的容量也不会显得捉襟见肘,小巧轻便的它平日里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内胆包里,到需要用时便可发挥巨大的威力
接口也是 typec 接口,在开箱的时候附赠了两根线,typec - USBAtypec - typec,而且该固态并不需要外接供电,可以让我在电脑、iPad 和手机上直接连接,自由便捷地拷贝数据。唯一令人难过的是我在 2019 年 1 月时购入,那个时候固态并没有降价,花费了 800 多在某宝购入

t5-compare

HUAWEI Watch GT2

这不是一款真正的智能手表,不像后来发布的小米手表一样可以独立安装应用,但是我主要看中的是 续航和已经足够的功能。商务款使用的是钢化的边框外壳,相比于运动款的塑料外壳更加精致,充一次顶一周的续航让人完全不用考虑电量的问题。我购买的 44mm 的商务款,对我来说好像有点大。

watch-gt2
  • 「2G 存储空间」,这一代的更新是可以在手表上存储音乐,直接使用蓝牙耳机连接手表,短时间外出运动可以不用携带手机
  • 「超长续航」官方宣传在典型场景使用下可以达到两周的续航,在我的实际使用中一周一充基本没有问题,这种 非智能 手表上,续航时间是以而不是小时计算。对于手表这种设备,尽管诸如 Apple 和 Samsung 的手表有无线充电,但一天一充也不太能让我接受
  • 「不足之处」,以下简单列举几条
    • 「磁吸充电」,不支持无线充电,虽然磁吸底座的接口也是 typec,勉强可以接受
    • 「接听问题」手机同时连手表和耳机,收到电话,手表接听还是使用的手表的扬声器和麦克风
    • 「不能录音」,既然这个设备里面既有存储空间。又有麦克风和扬声器,为啥不加个录音功能

HUAWEI Freebuds3

这是一款在 19 年双十一开售的真无线蓝牙耳机,对我来说也是很满意的一款产品。不用忍受苹果那始终不愿放弃的 lighting 接口,我淘汰掉了上一款 BeatsX。外观如同一个粉底盒,纯白色小巧的盒子,开合的阻尼感让人十分舒服

freebuds3
  • 「出色音质」,跟上一款 BeatsX 相比,我感觉 Freebuds3 对声音的调教简直千差万别,Freebuds3 经常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不过看有人说说音质没有 airpods2 好,我没有体验过也就不做过多评论
  • 「稳定续航」,单次连续播放 4 小时,配合充电盒能达到 20 小时,跟上一代的 Freebuds2 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进步,日常使用完全满足需求
  • 「秒速连接」,连接速度很快,在断开连接之后,下一次打开盖子几秒钟就能连接上我的一加六,基本取出来戴在耳朵上就能听了,延时很低,多设备切换也很快
  • 「主动降噪」,这个功能有一点效果吧,评测上都给了很高的评价,但是我个人感觉只有一点小小的作用,在办公室可以减小空调的噪声,但是路上骑车会有一点风噪声
  • 「不足之处」
    • 音量出现问题,出现过一两次音量突然变小的情况,取消配对之后重新配对解决
    • 只有两个操作控制,双击左右两边耳机,我理想的操作是有三种控制:暂停,下一曲,开关降噪,于是我现在没有使用降噪控制

Niz 新款 87 简版静电容键盘

之前提到 MacBook Pro 不太好使的蝶式键盘,在实验室里放的是已经使用三年的 Niz 108 键无刻 的静电容键盘,当时在简单地了解和体验过了机械键盘以及静电容键盘之后,对于不打电脑游戏的我来说,静电容键盘绝对是不二的选择!

niz-108

想在寝室也放一把,于是购入了这个 Niz 新款 87 简版静电容键盘,因为键线分离,键盘上的接口也是 typec,于是我想着拿一根 C To C 的线就可以直连 MacBook ProiPad Pro,但是天真的我想的太多了。找到了可以使用的线材,但是并没有找到可以弯折的软线(中间经历较为曲折,在此不赘述了),于是准备把这把键盘送给我表弟

niz-87

充电器和电脑包等

除了这些,我还购入了 绿联 MacBook Air 65W 充电器绿联 MacBook Pro 扩展坞倍思快充 PD 头,为了解决宿舍和实验室的充电问题,在少数派的安利下为书包中的 MacBook Pro 购置了 tomtoc H13 电脑包 以及 E-Stand 支架。

现在出门所有总共使用两个充电器和两种线,满足所有设备(电脑、平板、手机、耳机、手表)的充电需求
  • MacBook Pro 充电器,可以给除了手表耳机之外的所有设备充电
  • 倍思快充 PD 充电器,双口,USBA To CC To C,满足除电脑外的其他设备的充电需求

总结

这基本上就是我 2019 年全年的数码产品的变更,这是开销比较大的一年,除了 MacBook Pro 之外,其他都是自给自足。本来有点想组 itx 机箱,但是实在需求不大就放弃了,目前还可以升级的外设有鼠标、键盘和显示器,但暂时没有明确的计划,罗技的 Master3 价格现在还在很高的位置,也没有入手的打算
这是第一篇有关我的电子设备的文章,写写玩玩,也花了几天的时间,感觉自己的拍照技术有待提升,不太专业。

听说好看的人都关注了我的公众号《泫言》